你的位置:首頁 > 電源管理 > 正文

要有多“開源”才叫開源硬件?
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7-01 責任編輯:echolady

【導讀】開源軟件是自Linux和Netscape 瀏覽器的源代碼發(fā)布,開源軟件一詞才被人們所關注。開源一詞被正式使用是在90年代后期,開源硬件的概念也逐漸深入人心。很多人會有此疑問,要有多開源才算開源硬件?本文就對此問題進行解答。

實際上,“開源”這一詞語正式被使用,是在90年代后期OSI(開放代碼促進會)成立時。OSI是為協(xié)作開發(fā)而成立的宣傳和管理的組織。

要有多“開源”才叫開源硬件?
圖1:OSHW 將使社會和世界受益。來源:Mouser Electronics

在早些時候,開源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開源軟件上(OSS),但回顧下開源硬件(OSHW)的起源也很重要。

1997年,Bruce Perens(開源定義的創(chuàng)造者,OSI的共同創(chuàng)立者,同時也是一個業(yè)余無線電操作員和愛好者)發(fā)布了開源硬件認證程序。該程序可以讓硬件開發(fā)者將他們的產品自行認證為開源。這就意味著,為一套特定的硬件設備提供硬件接口編程接口文檔成為了一種承諾。已取得認證經銷商可以把開源硬件的LOGO印在他們的包裝上,并且可以在廣告里提及他們的設備是已經開源認證的。購買這些認證設備的人就可以認為,在操作系統(tǒng)發(fā)生變化甚至制造商消亡的時候,還有人為他們的設備編寫新的軟件程序。這是開源準則第一次被應用于硬件。

1998年,很多人給出了他們的想象中開源硬件的發(fā)展方向。David Freeman宣布了開源硬件規(guī)范工程(OHSpec);Troy Benjegerdes把將開源軟件準則應用于硬件,并創(chuàng)立一個商業(yè)投機機構的想法公之于眾;Reinoud Lamberts創(chuàng)建了一個致力于低成本和開放設計電路的協(xié)作網站Open Design Circuits。

一年后,Sepehr Kiani博士,Ryan Vallance博士和Samir Nayfeh博士參與一個項目,把開源哲學應用到機器設計應用,并共同建立了非盈利結構開源設計基金會(ODF),而且著手于開發(fā)一個開源設計定義。

直到今天,硬件開源還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,標準定義依舊是:“開源硬件的設計公開,任何人都能學習,修改,發(fā)布,制作和售賣其設計或基于設計的硬件。”

開源硬件協(xié)會(OSHWA)還講到“硬件的來源,即它所來自的設計,在修改時以偏好的形式可用。理論上說,開源硬件使用成熟的元器件和材料,標準的進程,開放的基礎設施,不受限的內容和開源設計工具來最大化個人制作和使用硬件的能力。開源硬件在給人們控制其技術的自由的同時,還共享信息,并且在開放交換設計的過程中促進了貿易”
盡管在90年代末爆發(fā)了許多圍繞不成熟的OSHW概念的活動,但大多數(shù)上述提到概念一兩年內都逐漸消失了,直到2005年左右,伴隨著幾個主流的開源硬件項目和公司的出現(xiàn),比如OpenCores,Reprap,Arduino,Intel loT on Instructables和Open Prothetics Project(因為“Prothetics不應該付出過高的代價。”),開源硬件才再次成為焦點。

要有多“開源”才叫開源硬件?
圖2:基于靈活易用的軟硬件,Arduino提供開源的電子成型平臺。

當然,OSHW不同于OSS是有道理的,特別是在處理有形的工件-機器,設備或者其他的物體方面。如果這些“物體”是開放的的,它們的設計將以任何人都能制作,修改,貢獻和使用它們的形式公之于眾。
[page]
根據(jù)OSHWA條例,那些以OSHW規(guī)范生產“物體”的的人應該明確指出那些“物體”是“不能被制造、售賣以及保修的,否則會被原設計師制裁”,并且他們也不能使用歸原設計師所有的商標。

要有多“開源”才叫開源硬件?
圖3:Intel的Edison Boards for Arduino是面向Arduino用戶的。這些和Arduino Yun相似(Arduino Sketch,Linux,WiFi&BT),而且能和Arduino Uno兼容。來源:Mouser Electronics

硬件需要連同相關文檔一起發(fā)布,包括設計文件,而且必須允許對那些設計文件進行修改和發(fā)布。

“至于源文件是什么,其實它就是一切你怎樣制作產品的源頭。對一些東西來說,源文件是一個樣式,對其它東西來說,它是一個原理圖和PCB板文件,而對于另外一些則可能是CAD繪圖,或STL文件,”OSHWA的董事長Alicia Gibb說。“換句話說,如果其他人能根據(jù)你的文件適當?shù)陌涯愕挠布佻F(xiàn),那你就知道你已經成功共享這個資源”

法律上說來,源文件版權所有,因而“非營利版權”或者GPL執(zhí)照會來做這個事情。CC0,CC-BY和CC-BY-SA也是開源執(zhí)照。然而,硬件并不像版權一樣自動被保護。“硬件生來開放,只要你不給它加專利權。發(fā)表你的設計和產品也創(chuàng)造了一種先有技術,確保了沒人能把你的工作成果納入囊中,”Gibb說。目前情況還不錯,只不過仍有一個高頻問題:“現(xiàn)如今大多數(shù)的硬件究竟有多開放?”

“大多數(shù)時候不是那么開放,”Hackidemia的建立者Stefania Druga說道。Hackidemi是一個全球網站,通過設計工作坊和工具,讓孩子們能用他們的好奇心,玩的天性和熱情去解決全球性的挑戰(zhàn)。Druga 說她經常預定一個“開放板”或者機器-比如3D打印機或激光切割器——結果只發(fā)現(xiàn)不止很難找到一個方案,就連附帶文檔和wiki資料也很不清晰,或者不連貫。“作為制造商運動的成長結果,我相信開源硬件已經變成了一個品牌,就像寒冷的標簽一樣,但很少有人在使用它時遵從了分享和訪問權限的標準線,”她說。Druga相信迫切地需要在開放和訪問之間建立聯(lián)系,她提到,“如果你的方案,原理圖和代碼特別難以尋找,建立一個開源項目的意義是什么呢?這就像你烤好了曲餅干,卻不告訴任何人它們在哪放著一樣。”

Druga不是唯一一個對現(xiàn)狀失望的OSHW愛好者。委員會里的許多人似乎都對濫用很擔憂,比如那種在Github上可見的上百條評論,關于Arduino基于商標的丑聞,或者在OSH論壇中的反應?,F(xiàn)實中對“開源”一詞的濫用不只局限于板上。隨著制造商運動的流行擴散,甚至汽車和家具產業(yè)也正被這個詞的誤用折磨著。Druga能指出幾個OSH 標志顯著出現(xiàn)在一些公司的網站和描述中的實例,盡管他們并沒有持著標準。“人們期待著原理圖和代碼可以開放,然而,他們通常不關心這到底算不算開源”她說。

Druga說,投機取巧的做法開始迅猛增長,主要是因為OSHW目前欠發(fā)達的法律體制,企業(yè)和現(xiàn)在的經濟模型沒有真正尊重和擁抱真實的OSHW。在表面上,圍繞著開源數(shù)據(jù)和開源硬件的法律問題和圍繞開源軟件的法律問題有許多共同點。然而,開源軟件的批準到現(xiàn)在已是法律中相對健全和成熟的區(qū)域,而OSHW的批準仍然處于不成熟期,仍有很大成長和發(fā)展的空間。

然而,盡管有著不斷增長的痛苦,OSHW還是保持著很大的希望;不只是當做一個美好的概念,而是作為一種能實際更好地改變人類的工具。拿Rory Aronson的FarmBot舉例,它是一個致力于把農業(yè)技術開放給所有人的項目,其目的是幫助人類更有效率的種植食物?;蛘逷recious Plastics,它是一系列被荷蘭安荷芬設計學院的畢業(yè)生Dave Hakkens用來把廢舊塑料變成有用的新東西的開源機器。

更關心經濟適用房?看看Wikihouse吧,它是開源的建造項目,其允許用戶隨意下載一系列文件,購買膠合板,然后使用數(shù)控鏤銑機來剪裁出自己的設計。接著零件就結合在了一起,就像一個巨型拼圖(帶有說明書),并且人們甚至能做出木槌來把結合點鎖死。這個項目降低了進入房屋建造行業(yè)的門檻,因此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。還在擔心未來的能源危機?Zenman Energy旗下的一個團隊致力于發(fā)展一個更加廉價的太陽能集中器,使用開源硬件來控制太陽能。

這還不是結束;從開源蜂房到建造開源汽車到開源心電圖儀,開源硬件愛好者滿腔熱情地試著打破壁壘,即便一些公司到現(xiàn)在還沒學會在“開放”上走得更遠。這是個學習曲線,而對于OSHW,我們知道我們一開始就是正確的。

相關閱讀:

手把手教你DIY開源PCB打印機
工程師思考:傳感器走向開源真的好嗎?
工程師創(chuàng)作:堪稱精品的開源式OLED手表設計

要采購工具么,點這里了解一下價格!
特別推薦
技術文章更多>>
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>>
熱門搜索
?

關閉

?

關閉